吴海英,现任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、省豆类杂粮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、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大豆10团首席、四川省大豆育种攻关项目主持人,入选果州优才计划。
作为从事大豆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,22年来,她一直坚持以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为奋斗目标,致力于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坚定的守护者,以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。
一是成果丰硕。获国省科技成果奖励10项,其中,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,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。
二是创新突出。主持国省科研项目10余项,育成大豆新品种45个,主持的耐荫超高蛋白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,其中“南豆12”是我国蛋白含量最高的大豆栽培品种,蛋白含量高达51.79%,连续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主导品种;“南夏豆25”蛋白含量49.1%,于2016年和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主导品种、2023年又被纳入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。
三是产业振兴。按照全国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要求,在达州、遂宁、自贡、南充、眉山等全省60多个大豆主产县大面积示范和推广,服务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50万余亩。2023年11月,在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南部县高产创建示范片中,“南夏豆38”亩产214.79kg,刷新我省早熟高油大豆高产纪录;“南夏豆30”“南夏豆35”蛋白含量位居近5年全国审定大豆品种第一和第二。
时光回到本世纪初,全省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川豆4号蛋白含量50.7%,而我院选育的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南豆5号才48.5%,差了2.2个百分点。就是为了突破这小小的2.2个百分点,她与时任所长张明荣老师白天蹲在地里观苗子,晚上守在实验室测数据,苦苦探索,攻坚八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,最终利用60Co r射线辐射B抗57种子,于2008年培育出蛋白含量51.79%的南豆12并通过四川省审定。此后,一发不可收拾,他们接续研究,不断刷新纪录,稳居全国首位,从未被超越。
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对一颗种子的坚守。大豆研发团队共10人,其中女性6人。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,女科技工作者,她深刻体会到超乎常人的艰辛。在大家心目中,白大褂,显微镜是女科研工作人员的标配。错!面朝黄土,满脸晒斑,双脚泥泞的农民才是她们真实的模样。
2020年4月试验基地搬迁,一千多份材料、二十多万株大豆幼苗怎样毫发无损成功搬迁,是她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,稍有不慎,造成的科研损失不可估量。每一株从原基地取苗、标记、装箱、装车、运输,在新基地挖窝、对号摆放、移栽、灌水……持续一周的阴雨天气中,她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冒雨徒手挖苗移栽,摔倒了,爬起来,看看苗子有没有损伤。此时此刻,一棵棵苗子都意义非凡,她们搬的是几代南充农科人的科研成果,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。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苦力奋战,20多万株幼苗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,所有试验材料全部移栽并成活,在雨中,她们激动相拥,流下热泪!
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。当前,我国是世界上大豆需求量最大的国家,供需矛盾突出。中央1号文件连续2年对大豆产业发展作出部署,从扩大豆到稳大豆,昔日名不经传的大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作为大豆科研工作者,吴海英将深入挖掘大豆优异资源,创制突破性种质,培育早熟、高油、高产、宜机重大品种,研发绿色高效栽培技术,竭力为我省稳粮增豆、扩面增豆保驾护航。